党性教育
党性教育
《人民日报评论》: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摆脱水源匮乏状况,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指出“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河南省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历史上属于严重干旱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林县的缺水问题。1959年夏天,林县县委提出,从林县穿越太行山到山西,斩断浊漳河,将水引进林县,彻底改变林县的缺水状况,这个计划得到了河南省委和山西省委的支持。从1960年2月红旗渠修建正式开工,到1974年8月工程全部竣工,10万英雄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酷暑、战严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被誉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红旗渠的建成,形成了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网,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工程1960年开始施工时,面对困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全县干部和群众宁愿苦干也不苦熬,宁愿眼前吃苦也要换来长久幸福,宁愿自力更生、群策群力也不等靠要、单纯依赖国家。面对资金缺乏、物资紧张和险恶施工条件等困难,修建红旗渠的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产,每一分钱、一袋水泥、一个钢筋头、一根锤把子都做到了物尽其用。面对十分艰苦的条件,建设者们自带工具、自备口粮,干部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涌现出像马有金、路银、任羊成、王师存、李改云、郭秋英、张买江、韩用娣等一大批红旗渠建设模范。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忘我奋斗。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道路不可能是一片坦途,我们必然要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决不能丢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决不能丢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全党同志要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要结合实际把红旗渠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激励干部群众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深刻认识到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走一条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要永葆艰苦创业的作风,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要砥砺无私奉献的品格,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从红旗渠建成通水,到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再到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工程建设奇迹。实践充分表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开拓奋进,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不竭力量,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就一定能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2022-02-15   5300
《经济日报》: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深秋的太行东麓,红叶点缀在苍翠的群峰中,一抹流动的绿色飘带缠绕其间,这就是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修建了红旗渠,彻底改变了世世代代贫穷缺水的命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不仅记载了林县人民那段战天斗地的奋斗历程,而且成为我们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顽强抗争与天斗长久以来,林县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翻开《林县志》,就能看到林县人民盼水、惜水、找水的历史。“林境山多水少,居民苦极,土薄石厚,凿井无泉……”“或凿地为窖,以储雨水,名曰旱井。然大旱则旱井亦涸……”据记载,从明朝起至解放前的500多个春秋里,林县干旱300多年,大旱100多年,绝收38次。历朝历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当地兴修水利,都无法彻底解决林县水源奇缺的难题。据新中国成立之初统计,林县550个行政村有307个村人畜吃水困难,群众外出取水往往要走上10里路,用掉半天时间。而这样挑来的水也仅仅够做饭,根本谈不上浇地。可以说,林县人每年要把近4个月的时间消耗在蜿蜒的取水路上,人兽争水的事更是时有发生。1954年4月,26岁的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一次他到百姓家里,长途跋涉满头大汗,这家人还特地端了盆水让他洗脸,准确地说是一个碗。初来林县的杨贵洗完脸,顺手就把水给倒了,这让这家人心疼了好半天。事后,杨贵也自责了好一阵子。因为水贵如油,林县人民惜之如命,许多山村的农民,平时很少洗脸洗衣服,多在过年过节、赶庙会、走亲戚等特殊情况时才洗手洗脸。即使洗脸也往往是全家合用一个盆,舀一点点水,大人洗了小孩洗,洗完了还要把脏水留下来澄清下次再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林县人民的生存史就是一部世世代代修渠引水的奋斗史。”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福运介绍,自元朝时修建天平渠起,开渠引水成为当地农业灌溉的主要方式,历史上有记载的引水渠达50多处。然而,受时代、环境、技术等方面影响,这些渠系能灌溉的耕地仅800公顷,很多地方都难以满足基本的饮用水需求。自力更生凿天河治国先觅治水方。1955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工作的指示,指出“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大事”。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掀起了大兴水利的高潮。1957年,中共林县二届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议,党代表郑重宣誓,“头可断,血可流,不建设好林县不罢休”。在邻近的山西省平顺县考察“引漳入林”工程后,林县县委于1960年2月决定开工修建红旗渠。“面对严苛的自然条件,林县人民奋勇在前。”马福运说,林县人民不怕牺牲、倾其所有,在党的领导下,历经10年艰苦奋战,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凿出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吃水和50多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修渠过程中,林县人民把自力更生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当时“抬杠断了改做炮锤、手锤,锤把断了当柴烧石灰。抬筐、车篓坏了就用铁丝、旧车带包边兜底,用破了再编修,直到用烂当柴烧石灰……”据统计,整个红旗渠建设总投资6865万元,其中国家资助1025万元,占总投资不到15%,其余全由林县自筹。“当时,林县干部群众每人每天的粮食供应不到一市斤,根本吃不饱。为补充粮食不足,他们上山采野菜,简单的拌一下便用来充饥。”马福运介绍,很多人都因为营养缺乏和过度劳累患上了浮肿病。即使这样,大家还是坚持战斗在工地一线,靠的就是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水利科班出身的吴祖太1958年刚来到林县水利局工作,就跑遍了林县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在红旗渠初勘选线时他就开始了红旗渠的设计工作,解决了渠首拦河坝、青年洞、空心坝等设计中的诸多难题,短时间内拿出了第一本施工蓝图——《林县“引漳入林”干渠工程初步施工安排》。更是在开工后没日没夜地勘测现场绘制图纸,考虑每个工段施工的安全措施。1960年3月28日傍晚,在王家庄隧洞工段上,晚饭时民工们反映洞壁上出现了裂缝。吴祖太听后把饭碗一推就往洞里跑,身边人劝他天已经晚了明天再看不迟,他却说早一天排除险情好。哪知进洞10分钟后洞顶就塌方了。吴祖太牺牲时年仅27岁。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要让子孙不再受穷,就要奉献当下。修建红旗渠事关林县人民的生存发展,在整个过程中,有81位干部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人生最辉煌的篇章。精神动力耀今朝如今,红旗渠风景区已成为5A级风景区,吸引着成千上万人前来参观学习,寻找精神动力、源头活水。红旗渠干部学院和红旗渠纪念馆等,更是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的重要党性教育基地之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安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范淑云说,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完成红旗渠这一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当年,广大党员干部在县委“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号召下,干在先、冲在前,涌现出了吴祖太舍身太行、任羊成凌空除险、李改云舍己救人等众多感人事迹。50多年过去了,当地群众依然对这些党员干部念念不忘,就是因为他们真正为群众办了实事,谋了福祉。新时代的林州市街道宽阔、高楼林立。数据显示,2020年,林州市生产总值56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86元。同时,林州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和河南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红旗渠精神是创业时期艰苦奋斗的典范,更是林州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特有标签。”林州市委书记王宝玉说,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始终是我们与时俱进、永葆生机的动力源泉。过去的辉煌由红旗渠精神引领创造,未来的理想依然靠红旗渠精神引领实现。今天,在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党员干部更应牢记当年在林县群众中流传的话:“党员干部流汗水,我们就不怕流血水;党员干部搬石头,我们就有决心搬山头。”紧紧抓住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激发群众中蕴藏的强大力量。来源:经济日报
 2022-02-15   4742
《光明日报》:精神长河 映照初心——红旗渠精神述评
《红旗渠》(油画) 王君瑞、梁佳卿这是蜿蜒穿行于太行山间的红旗渠总干渠。新华社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自力更生创奇迹,高举红旗永向前……”初冬时节,河南林州,乐曲《定叫山河换新装》在红旗渠上空响起来。这段铿锵的旋律,回荡在太行山中,让群众和游客激情澎湃。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它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是一条流淌着共产党人初心的精神长河,它的建设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和使命。红旗渠建设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引领着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又踏层峰望眼开”,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的发展五部曲。红旗渠精神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2019年9月,红旗渠建设者等22个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红旗渠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中华儿女在追梦路上高举旗帜、不畏艰险,勠力同心、奋勇向前。1.自力更生“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吃的自来水,鱼在库中游;遍地苹果笑,森林盖坡沟……”这是红旗渠建设前,林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受气候、地形及地质条件的影响,林县土薄石厚、水源稀缺,历史上“十年九旱”。据《红旗渠志》记载,红旗渠修建之前,林县550个行政村中,307个村人畜饮水困难,100多个村的群众要跑5公里以上取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清水到处流”的梦想,1960年2月,3.7万名林县干部群众奔赴修渠工地,劈山填谷,开山凿渠。1960年3月6日到7日,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会上正式命名该渠为“红旗渠”,即高举红旗前进。“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1960年,红旗渠动工时,林县县委响亮地提出了这样的口号。红旗渠工程动工时,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期,物资匮乏。但林县人民不等不靠,更没有伸手向国家要投资、要材料,而是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依靠集体力量自己筹划。自己烧石灰、制水泥、造炸药,主动出工出力、自备生产工具,自带口粮、自建营房、自搭炉灶。各级施工组织挖掘潜力,自己制造修理工具,坚持定额消耗,超用不补。红旗渠工程总投资6800多万元,其中85%为林县自筹。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畴。历时10年,先后有30万修渠大军鏖战太行,用简陋的工具绝壁穿石,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道。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竣工通水;1966年,三条干渠竣工通水;1969年,红旗渠全线竣工。饱受缺水之苦的太行山人,终于圆了吃水梦!修渠前,林县的水浇地只有不到2万亩。红旗渠建成后,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截至2020年年底,红旗渠累计引水13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超4700万亩,实现粮食增产18亿公斤。半个多世纪以来,太行山崖壁历经风雨巍然挺立,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在青藏铁路的施工现场,在南水北调的建设工地,在港珠澳跨海大桥矗立的万顷碧波……一代代建设者坚持自力更生,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一个个人间奇迹。2.艰苦创业“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当年,在粮食紧张、物资短缺、技术设备条件落后的极端艰苦情况下,林县人民喊出了荡气回肠的豪迈口号。“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做绒毡,高山为咱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面对重重困难,大家有的住山洞、睡席棚,有的住在山崖下;白天抽空到山上割草,夜里把草铺在石板上,便是床。长616米的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洞中岩石非常坚硬,锤一次钢钎只能留下一个白印。没有大型施工机械,真是难上加难。“石头再硬,也硬不过我们的决心,就是铁山也要钻个窟窿!”300余名青年勇挑重担,穿山凿洞。苦战17个月,终于凿通!高山无言,渠水有声。在红旗渠精神的鼓舞下,今天的林州人坚持精神立市,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三业并举。“质量第一,负责到底”。这句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留下的口号,流淌在一代代林州工匠的血液里。数十万红旗渠建设者的传人自强不息、奋斗不已。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一批在红旗渠建设中锻炼成长的能工巧匠奔赴全国从事建筑行业,为林州市打造出“中国建筑之乡”的金字招牌,让“红旗渠工匠”叫响大江南北。2015年,林州市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今年58岁的李江福,出生于林州市茶店镇辛店村,他的父亲李章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石匠,全程参与了红旗渠的修建。李章拴言传身教,李江福后来从事建筑业,“用良心做事、用诚信盖楼”,成为他坚守的信念。李江福曾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首届“诚信之星”等荣誉称号。2019年国庆节,李江福受邀参加国庆观礼。他的儿子李鑫是阅兵方阵中的一员。“我是红旗渠建设者的后代,是一名工作了30多年的建筑工匠。我有决心再干30年!”李江福感慨道。从30万修渠大军战太行,到20万建筑大军出太行,再到百万人民美太行,林州因渠而活,因渠而富,因渠而美。近年来,林州以工业强市为方向,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引进新兴产业。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8亿元,同比增长10.8%。同时,经过多年打造,林州市已形成了红、绿、蓝“三色”旅游品牌——红旗渠红色教育游、太行大峡谷绿色生态游、蓝天滑翔运动游,实现了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林州市获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国字号”品牌共33个。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904.0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6.57亿元,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团结协作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是团结协作的杰作。林县与山西省平顺县相隔巍巍太行,当年修建红旗渠这项跨省跨县跨流域引水工程,没有河南、山西两省的团结协作是不可能实现的。平顺县对工程给予了全面支持和配合,不仅让出了近千亩耕地,而且积极腾民房、找仓库、盘锅筑灶,充分体现了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林县的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干”字当头,在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修渠工地上,段与段、营与营、连与连之间还互相比赛,涌现出98个标兵连、233个董存瑞标兵班、117个李改云突击队、2472个模范人物。红旗渠建设中,吃苦在前,是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他们经常背着钢钎镢头,清基出碴、抡锤打钎,吃大锅饭、啃窝窝头。其中涌现出献身水利事业的技术员吴祖太、带头实干的五好连长石文祝等先进典型。“红旗渠的建设,是干群团结协作的结果。没有群众的愿望和创造,不会产生修建红旗渠的设想;没有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苦干精神,也不可能建成红旗渠。”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朱金瑞表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红旗渠!”93岁的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在林州市东岗镇武家水村讲起红旗渠的故事,这是他同所有村民共同的感受。当年,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凝聚同心圆梦的共识,增强拼搏进取的动力,通过团结协作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这种精神不只存在于那个特殊年代里。在村民眼里,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党支部书记郁林英是一位敢拼敢做的“硬核”女支书。在这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带领下,3年多时间,庙荒村从一个贫困闭塞的小山村,变为远近闻名的“幸福村”。“俺村当时太穷了!”郁林英回忆,以前,这个地处太行山下的贫困村,就如它的名字一样“荒”,300多亩耕地靠天收。没有钱,啥也干不成。郁林英多次外出“取经”。看到好些村通过乡村旅游走上致富道路,她动了心。“俺村背靠太行山,红旗渠穿村而过,发展乡村旅游肯定行!”“只要把心放正,工作不抱私心,守住道德底线,老百姓就会把你当主心骨。”郁林英说。说干就干,她三番五次到北京招商,终于引来一家地产公司——“太行观霖乡村生态旅游”项目落户庙荒村。2017年,庙荒村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努力打造“渠畔人家”特色民宿旅游村,使65户村民受益。截至2021年8月,已投资4000多万元,21户生活较为困难的群众获得一次性征地补偿和土地流转金134万元。庙荒村不仅甩掉了贫困帽,还成了致富“明星村”!红旗渠精神不只存在于林州这个小小的地理单元中,更是充溢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里生生不息,蕴含着迎接现实和未来的磅礴力量。抗洪救灾、脱贫攻坚、抗击疫情……每一场战斗、每一次遇险涉难,中国人民总是能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协作,无往而不胜。4.无私奉献“红旗渠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灵魂,我们代代都要把红旗渠的故事讲下去,把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在红旗渠干部学院,72岁的红旗渠特等劳模张买江,受聘担任红旗渠故事讲解员。每每说起红旗渠,他的心情就难以平静。张买江一家三代人,都把自己奉献给了红旗渠。1960年,张买江的父亲为修渠牺牲。1961年,13岁的张买江走上红旗渠工地,苦战8年,与无数修渠人一起引来了漳河水。后来,他的儿子张学义成为红旗渠上的一名护渠人,日夜守护着红旗渠。张买江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后,张买江成了红旗渠干部学院的“编外教师”。他将亲身经历的红旗渠故事,讲给一批又一批学员听。薪火相传终有继,江山更待新宇开。林州城内路灯、井盖、雕塑等被注入红旗渠元素,处处可见特色文化标识;夜幕下,红旗渠灯带闪烁,宛若天河;林州城乡,活跃着810支志愿者队伍21.3万名志愿者,他们也是流动的“红旗渠”。太行山下,红旗渠畔,林州市区高楼挺拔、街巷整洁明净;农村生态园、农家乐次第建成,生意红火。一辆辆旅游大巴车在城市和农村穿行……林州的变化太大了,没变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红旗渠”!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被老百姓念在心里、挂在嘴边。2013年,红旗渠干部学院正式成立。“为民、务实、清廉”的院训,“传承红旗渠精神,增强党性修养”的办学宗旨,使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再度激扬中华大地。2019年2月28日,红旗渠景区讲解员牛琳琳,在首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被评为志愿组金牌讲解员。她说:“作为红旗渠建设者的后代,我的使命就是传承好红旗渠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旗渠精神,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脱贫攻坚进程中,河南人民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在一个“三农”工作特色鲜明、任务繁重的农业大省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面对超过历史峰值的暴雨灾害,河南人民把红旗渠精神转化为重建家乡的无穷力量,同心聚力共渡难关,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努力开创新的局面。红旗渠精神,是中原大地上动人的“精神图腾”和耀眼的“精神高地”。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认为,红旗渠精神作为伟大建党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探索时期的重要实践发展,一方面充分表达了当年林县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英雄事迹,另一方面也充实丰富了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今天,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仍然有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要去攻克。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状态,为了创造美好生活永不懈怠!红旗渠水长流不息,太行山石巍巍而立。红旗渠精神始终闪耀着历久弥新的光芒。这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将激励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阔步前行、一往无前!(本报记者 丁艳 王胜昔 崔志坚 李晋荣)来源:光明日报
 2022-02-15   4576
《人民日报》: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
       图①:蜿蜒在山间的红旗渠。  图②:学习团队在红旗渠青年洞参观。  李俊生摄(人民视觉)  图③:林州城市风貌。  刘林福摄(人民视觉)  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深秋时节来到河南林州(原林县),太行山上层林尽染。站在山脚抬头望,“人工天河”红旗渠在山腰间逶迤前行,滋养着林州大地。  林州市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件国家二级文物——当年建设红旗渠的劳动模范任羊成用过的除险铁钩。钩面撞击险石留下的痕迹,镌刻着一段不朽传奇。从1960年2月到1969年7月,先后有30多万人次的林县儿女自带工具,自备口粮,风餐露宿,在太行山中苦干9年多,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创造出太行山上的人间奇迹,培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半个多世纪以来,太行山崖壁历经风雨巍然挺立,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自力更生  干旱,曾让林县人祖祖辈辈刻骨铭心。1959年,林县遭受严重旱灾,境内4条河流干涸,水库见底。  面对天灾,苦熬还是苦干?经过反复调研,林县县委提出从浊漳河修渠引水,时称“引漳入林”工程,后更名为红旗渠工程。  工程巨大,但一数家底,全县只有300万元储备金,水利技术人员仅有28人。怎么办?“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林县县委决定不等不靠,举全县之力迎难而上。  如何靠双手创造?红旗渠纪念馆里的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影像、一件件实物,见证非凡历程。  为了修渠,全县50余万人口中,先后有30多万人次上山劳动,81人献出宝贵生命。  工地搭建的席棚不足,许多建设者就睡在山崖下、石板上、石缝中;食物不足,就吃杂粮、挖野菜、捞水草。全县干部每人每月从仅有的29斤口粮中挤出2斤支援修渠。  资金短缺,许多林县人外出务工,攒下几元、几十元钱,寄回来支援修渠。据统计,红旗渠工程总投资中,超过85%为林县人民自筹。  1969年7月,红旗渠总干渠、干渠和支渠、斗渠配套体系全部建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而在修渠前,林县的水浇地只有不到2万亩。  截至2020年,红旗渠累计引水13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超4700万亩,实现粮食增产18亿公斤,有力促进了林州经济社会发展。  几十年来,林州人民从红旗渠精神中不断汲取营养,坚持自力更生,继“战太行”后,又接续谱写了“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新篇章。  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在红旗渠建设中锻炼成长的一批能工巧匠奔赴全国各地从事建筑行业,叫响了“林州建筑”品牌。  上世纪90年代起,在外创业的建筑业主陆续返乡开办企业,带回来资金、项目和理念,带动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河南全省前列。  近些年,林州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将林州变成休闲旅游、度假养生的重要目的地。  艰苦创业  红旗渠纪念馆里的一张老照片引起记者注意:一个脸盆里装满水,倒放着一个小板凳,一位农民在旁边认真观察。  “这位是共产党员、‘农民水利土专家’路银,他在用盆面测量代替水平测量仪进行观测。”讲解员介绍,红旗渠总干渠从渠首到分水岭全长70余公里,落差仅有10多米,且渠线全部位于悬崖峭壁上,测量和施工难度极大。在缺乏专业仪器的情况下,林县人凭借土办法,保证了施工精度。有关部门验收时不免惊叹——70.6公里长的总干渠建设完全符合设计标准!  为解决总干渠与河流交叉的问题,施工人员设计建造了“坝中过渠水,坝上流河水”的空心坝,从此“渠水不犯河水”;修建桃园渡槽时发明了“简易拱架法”,建成“槽下走洪水、槽中过渠水、槽上能行车”的渡桥。  缺钱买炸药,林县人就用锯末、煤面等配制土炸药,使红旗渠全部工程的炸药自给率达到44%,节约资金近146万元。  “艰苦创业,重点在创。红旗渠工程浩大、施工环境恶劣,同时面临缺钱、缺粮、缺技术等重重困难,但林县人民终能绝壁穿石、创造奇迹,离不开创新。”红旗渠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建勇说。  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林县人创新了上百项工程、技术成果,培养出上万名铁匠、木匠、石匠。艰苦创业中激发的创新精神、锤炼的人才队伍,成为促进林州发展的重要力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作为当地的“土专家”,李斌顺担任市水产管理站站长10多年来,不断推动科研创新。以培育优良鱼种为目标,他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建立研究基地,先后有10多项科技攻关项目获奖;探索“莲鳅共养”致富模式,拓展了乡村产业振兴新途径。  近些年,林州市聚焦“三农”发展需求,统筹科技特派员等各领域技术力量,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倾斜;开展“送医疗卫生服务下乡”“送农技下乡”“畜牧系统百人联百场”等活动,增强乡村产业振兴技术支撑。  “过去,‘土专家’开山修渠创造奇迹。如今,我们更要努力发挥乡土人才作用,激励创新创造,更好推进乡村振兴。”林州市副市长李蕾说。  团结协作  沿红旗渠干渠走一走,每隔一段可以看到一块小石碑,上面写着不同村庄的名字。  工作人员介绍,立起石碑就是明确责任。修渠时,林县县委提出要求,30年内哪个责任段出了问题,就由承建的公社、生产大队负责维修。  红旗渠纪念馆里,11枚旧印章引人注目,每个印章对应着红旗渠总指挥部的一个部门。修渠伊始,林县县委坚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部署安排交通运输股、物资供应股、安全股等各部门高效协同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投身红旗渠建设的积极性。  “成功修建红旗渠,充分彰显了团结协作精神。”河南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说,精神体现在跨省跨县跨流域引水,体现在兄弟地区和单位的支援,体现在对各方力量的整合和林县各公社、生产大队的配合。  最危险的地方,最困难的活,最先看到的是干部和党员、团员。  1960年春,红旗渠渠首拦河坝工程建设中,坝体还有10米宽的龙口尚未合龙,河水奔腾咆哮,喷涌而出。为确保拦河坝顺利合龙,5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跳进冰冷刺骨的激流中,臂挽臂排起人墙,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最终拦住了汹涌的河水。  “红旗渠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改天换地的生动实践。”李蕾说,为了人民是修建红旗渠的根本出发点,依靠人民是修建红旗渠的根本力量。  “人民紧跟共产党,改造山河有力量。”几十年过去,一代代林州人在党的领导下,凝聚同心圆梦的共识、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拼搏进取的动力,“治山山变样、治水水长流、治穷穷变富”。  临淇镇社书村的变化就是一个例证。社书村一度发展缓慢。2017年,在外创业的常海拴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广泛发动群众,全村齐心协力,先后投入400多万元改造村庄。原本破旧的院落变成了小花园、停车场、休闲长廊,村容村貌大变样。村里还开办了服装厂,吸纳留村妇女就业;投资200万元,建起香菇大棚;招商引资1500万元,办起电子厂……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无私奉献  林县河顺镇申家垴村的石匠申江保,是红旗渠建设中成长起来的劳动模范。申家垴村有一条常年不断流的小河,修建红旗渠和申家垴村并无太大利害关系,是否参加?申江保和村民们用行动作出回答。申江保背起铺盖卷,自带干粮和工具,走了两天两夜赶到工地,一干就是七八年。  “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红旗渠建设者们写在崖壁的豪迈誓言,也正是申江保的精神写照。  共产党员吴祖太是修建红旗渠时的牺牲者之一。他从黄河水利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新乡专署水利局工作。1960年初,吴祖太参与红旗渠工程设计,解决了不少建设难题。当年3月,王家庄隧洞洞顶出现裂缝掉土现象,他进入洞内察看险情时遭遇洞顶坍塌,不幸殉职,年仅27岁。  无私奉献,薪火相传,激励着一代代林州人。  任村镇盘龙山村海拔1300米,山高沟深,修一条下山的路是全村人的多年期盼。2013年,村党支部书记王自有在为修路奔波的途中突发心梗病逝。他的弟弟王生有放弃外面的生意,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继续修路。坑洼的泥土路终于变成平坦的水泥路。  王生有带领村民绿化荒山3000多亩,种植花椒、核桃、中药材1000多亩。村民们出售土特产增加了收入,发展乡村旅游也打下了基础。“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大哥生前的愿望,也是我的奋斗目标。”他说。  今年7月,河南遭受特大暴雨灾害。红旗渠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闻“汛”而动,组织队员70余人,携带冲锋舟、救生衣等装备,转战安阳、新乡等地,20余天始终坚持在抢险救援一线,累计转移被困群众1700余人。  “红旗渠是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一座丰碑。”河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副厅级专职委员赵茂军说,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也是红旗渠精神的鲜明特征。“修渠历程中,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不谋私利、一心为民,带领广大群众积涓滴为洪流,汇聚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这座丰碑昭示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始终坚守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如今,林州市持续加强以红旗渠精神开展党性教育。培训学员超过30万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家机关、院校、企事业单位到红旗渠挂牌设立“红色教育基地”。  岁月流逝,精神赓续。红旗渠精神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在新征程上创造更多不凡业绩。
 2022-02-15   2478
加强党性锻炼 增强党性修养
  加强党性修养,对于每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必须终身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也是事关加强我们党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理论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基础,党性教育是关键。要更加突出党性教育,帮助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从认识方面来说,一个重要前提在于要搞清楚什么是党性,为什么要加强党性锻炼和如何进行党性锻炼。   为政与为人:要高度重视党性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选人用人时强调,“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徳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德者,本也。”品徳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石,是个人魅力和软实力之所在。品德更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为政之魂。对共产党人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要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强党性修养,首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党性这一概念。   党性是一个政治范畴,具有唯一性。党性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政治属性。这种政治属性不仅体现在党的整体组织中,也体现在党组织的每个细胞中,不仅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也体现在每个党员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上。党性包含信念、宗旨、作风、纪律等多方面的内容,即我们讲的政治定力、宗旨意识、担当精神、精神境界等。   党性是一个相对范畴,具有层次性。共产党作为群体,既有普通党员,又有党员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中既有高级干部,又有基层干部。党员所处的岗位、职业不同,其党性修养的目标、要求和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党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时代性。党性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总是同该时期党的路线、任务相关联,而党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路线和基本任务,因此,党性要求应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党性是一个实践范畴,具有实践性。党性修养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落实在行动上,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把它化作现实的、具体的言论和行动。   至善与善治:增强党性修养的着力点   古人讲“内圣外王”,通过自身的修炼,达到品德完美的境界,成为圣人,就是至善。只有品格完善的圣人才能治理国家,达到“善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中,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领导干部提升党性修养和领导能力,要求领导干部本着“止于至善”的要求来完善自己,这是达到“善治”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修养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忠诚、干净、担当这三个方面。   严以修身,坚定信念,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忠诚是为政之魂。对党忠诚,首先要忠诚党的信仰,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对党忠诚,要忠诚党的宗旨、忠诚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对党忠诚,还要忠诚党的组织,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特别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决不允许阳奉阴违、自行其是。   严以律己,遵守规矩,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为政清廉是党的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领导干部一定要切实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党纪国法的执行力、为官用权的约束力,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更应严格自律、廉洁从政。想当官就不要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但是现实工作中却有一些人经不住诱惑,看到别人发财就心理不平衡,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结果走上了腐化堕落的歧途。干净做人,需要强化法纪观念,时刻在心中亮起一盏红绿灯,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对“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人能交什么人不能交”等问题,时刻保持清醒认识,从“舌尖”到“车轮”、从“手头”到“脚下”,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   严以用权,按规矩办事,做敢于担当的表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应当说,我们的干部大多数是有责任担当的,但也确实有不少人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问题。随着正风肃纪力度的加大,一些干部感到束缚多了、管理严了、追责紧了、干事风险大了,因而产生了为官不为、不敢担当的思想。尽管原因很多,但在很大程度与党性不纯、境界不高有一定关系。要敢于担当,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只有出于公心,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看待得失,才能真正做到敢于担当。   正心与躬行:增强党性修养重在实践   党性修养贵在知行合一,要求领导干部把党性原则、规范运用到自己的言行中去,并以这些准则作为镜子,经常对照、检查、修改以至摒弃自己思想中一切与此不一致的东西,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党性修养。为此,领导干部要处理好四对关系:知与行、说与做、大与小、公与私。   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坚持知行统一。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领导干部践行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是“知”的过程,要着重从改造世界观入手,加强理论武装、提高道德修养,打牢立身做人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是“行”的过程,要着力把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扎扎实实地付诸实践,把党性的具体要求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化为自觉奉行的行为习惯。增强党性修养,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坚持知行统一。   正确处理说与做的关系,做到言行一致。长期以来,党性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之所以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与“做”的分离。《墨子·公孟》说,“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意思是:为政者,必须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能否说到做到,是检验领导干部在党性锻炼问题上是否动真格的试金石。   正确处理大与小的关系,坚持从点滴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天下事必作于细。领导干部对党性的践行必须坚持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由小到大,由易到难,把党性要求变成日常行为准则,增强自觉践行的能力。   正确处理好公德与私德的关系,做到表里如一。陶行知先生说:“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和国家之本,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是妨害公德的人。”事实也表明,许多干部的堕落沉沦就是从私德缺失开始的。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既要守公德,也要严私德,成为一个台上台下、8小时工作内外、有无组织监督时都一样的人。   自省与自知:加强党性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与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相类似,共产党人的党性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因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增强党性修养:   一是从读书学习中提高自己。通过读书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真正弄懂认清“心中为何”与“行动如何”的问题,进而以理论上清醒达到政治上坚定,不断增强党性修养。   二是在社会实践中改造自己。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自觉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抵制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用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克服个人主义思想,党性修养就会得到锻炼提高。   三是在党内生活中锻炼自己。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诚心接受党组织的关心、帮助和监督,在党内开展正确的思想斗争,勇于解剖自己,真诚地进行自我批评,在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更好地认识和纠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增强党性修养。   提高党性修养,不仅要有正确的途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自比、自省、自慎、自律等。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反躬自省,正确认识自己,并改造自己,依靠自省达到自知,进而达到自觉与自律。可以说,党性分析也是一种自省的方法,它是共产党人依据党性原则、党章和党员标准,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进行的检讨和清理,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来源:《党建》
 2017-10-17   4387
清正方可从政 廉洁才能安身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为官者无数,有的人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而有的人淹没在时间的隧道,悄无声息。而大凡能够名垂千古的基本上都以清廉,爱民著称。我们作为大学生村“官”便不能辱没“官”的称号,让清正之风贯穿始终,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让自己算好廉洁账,理性看人生。 我们从箐箐校园步入社会,放弃了喧嚣的城市,选择了相对冷清的农村,便只顾风雨兼程。那么不管怎样,做一个清廉正直之人,才会有村民贴心人的形象,才会做事公允,不偏不倚,才会为人坦荡,不攀权附贵,才可以赢得百姓的信任,才能真正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一个人,不能没有信仰。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目标。作为党员,时刻要以党章对照自己,“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让自己有毛病藏不住掖不住,能够好好做人,认真做事。廉洁从政,才能得到组织上的信任和培养,才能够让自己对得起党和国家的信赖,如果因一时的贪婪和欲望战胜了理智,将会葬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给组织和领导抹黑,为我们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抹黑,造成恶劣的影响。既然选择了从政,就必须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时刻敲响警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清正之人,做一个真正为民、为党、为国、为民族争光的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参照事业单位,比同样在村工作的其他村干相对要好很多,这既是国家政府对我们大学生村官的重视和呵护,让我们能够安心在村工作,更是一种信任和期望,希望我们能够发挥出对得起我们工资的作用,若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滥用职权、犯错违规,必然辜负了组织上的期望,也会丢掉这份维系生活的工资,更失去了一个人养活自己的起码的尊严。我们想要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必然要做到大公无私,廉洁奉公。时刻询问自己,有没有事情做的不够妥当,不拿不该拿的,不吃不该吃的,不说不该说的,管得住自己,经得起权利、金钱的诱惑。 我们已然步入而立之年,作为家庭的中梁砥柱,上有老下有小,一家现在以我们为骄傲,假如因为廉政问题出了问题,原本和美的家庭便坠入痛苦的深渊,不仅仅给父母亲戚脸上抹黑,更是给儿女造成莫大的消极影响。一旦把握不住自己,陷入囹圄,家人会扼腕叹息,自己更是失去了可贵的自由,看到很多官员东窗事发后,在牢狱中的忏悔,往往是一开始的小贪,到后来的无法收拾。一失足成千古恨,历史的悲剧无不告诉我们,很多人才往往是没有做到廉洁自律而导致最后的身败名裂,千秋功业毁于一旦。为了我们小小的家庭,我们也要一身正气,廉洁从政。 全国上下大学生村官的身影遍布各村,也让很多人从质疑、不信任到逐渐接受、信赖、欣赏,经过很多大学生村官的付出和奉献,我们不能给这个群体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我们得洁身自好,慎独、慎始、慎微,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清官给人的感觉是清矍的,光明磊落的,身心也是愉悦的,而那些拿了不该拿的,做了不该做的,往往形容猥琐,成天担惊受怕,身体也会日渐亏损。因此想要有健康的体魄,也要能够以清正之气养护。 我们大学生村官朝气蓬勃,锐意进取,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2017-10-17   3512
念好“严以律己”真经
“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 严以律己是对古今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练和提升,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原则,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为政之基,成事之要。 手电筒既要照人更要照己,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道,既是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负责,更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务必要念好“严以律己”真经。 认清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的“生命线”。“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为官之道,廉、公二字看似简单,却需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怀敬畏之感、常有自省之念。既然手握戒尺,就要深知戒尺之重,戒尺之威,敬畏之心不可无,戒尺之威不可亵。党员干部要通过“有所畏”,最终要落脚到“有所为”。通过严以律己,强化自律精神,提高自我约束能力。通过自省做到自知,通过自知达到自律。对群众的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将维护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权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自觉抵制腐化堕落作为党员干部的为官为政之道,才能永葆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谨记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的“防火墙”。习近平总书记曾提醒手中掌握着权力的县委书记:“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你们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可谓一针见血。党员干部在为政生涯中面临着林林总总的诱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那些滑入歧途的党员干部,无一例外的将严以律己当成了耳边风,放松自我要求,放纵个人欲望。因此,党员干部更应把严以律己作为工作和生活中的拒腐防变的“防火墙”和“拦河坝”,把权力关进笼子,切实消除权力寻租、腐化变质的“空间”与“土壤”,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真正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在“糖衣炮弹”面前吃败仗。 要以党纪国法为规,做“干净人”。严守党的纪律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一个政党,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丧失战斗力和生命力。作为党员干部,首先要树立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坚定的政治立场,模范遵守党章,坚决维护纪律,在政治上讲忠诚、在组织上讲纪律、在行动上讲原则,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严守法律规定是做人为政的根本底线。少数党员干部知法犯法、执法犯法,违法行为触目惊心,破坏了党的形象,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严守法律规定,就要筑牢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决不搞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权利交易,始终做到清廉自守、干干净净。 要以自重自省为戒,做“明白人”。要做到慎独。“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被奉为典范,以“天知,地知”对应“你知,我知”,告诉我们“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人为官就要心中有戒、心中有畏。在公众视线之外,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能不能正确对待利益诱惑,能不能坚定自守,考验着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做人从政的底线。想清楚入党为什么、权力做什么的问题,真正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要做到慎微。“积羽沉舟,群轻折轴。”大节与小节从来都是相互统一、互为依存的。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一些人情往来的小事算不上什么。但须知“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有多少干部是从一顿饭、两杯酒、几张卡开始,渐渐滑向了贪污腐败的深渊。对党员干部来说,在如何对待权力、利益的问题上,从来就没有小事,只有谨记万事皆有初,当遇到“第一次”,听到“下不为例”的时候,坚决守住防线,才能让“病毒”无机可乘。 总之,最是真情打动人,最是严实暖人心。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准绳,无论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以“祸患常积于忽微”之心对待小事、小节、小利,时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同党员干部的形象联系起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管好自己的的“头、手、足”,表里如一,内外兼修,念好“严以律己”真经,真正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来源:人民网  
 2017-10-17   3280
关于人生的选择
  人生总有选择,选择总有风险。人也总爱选择,却也总爱后悔。   对人生之路进行选择,是每个人必做的“选择题”,这道题关乎你心,没有标答。如今社会,选择丰富,眼花缭乱,如何从茫茫多的选项中,规划好自己的未来,选出最合心意的选项,从来都不容易。   做选择是痛苦的,特别是当此项选择涉及到你将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的时候,尤为痛苦。因为未来未知,每一个选择背后将是什么在等待着我们,始终撕咬着每一位面临抉择者的内心,而又因选择无处不在,这种内心的角力永远也不会停止。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做出了选择,后悔了,大不了再做一个选择。可你是否想过,时间会等你做选择吗?用人者要的始终是“青年才俊”,招聘启事中的“28岁以下”、“30岁以下”等年龄限制,你见得还少吗?时间有限,一个个地试,只会让自己离心中所想越来越远。   其实我们当中的大多数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都是盲目且物质的,具体表现为从众心理,大家认为好的就是好的,大家认为有前途的就是有前途的,把社会上的热门行业研究透了,却忘了正视自己。近段时间,一则名为《为了读博被我辞掉的年薪20万的工作,如今努力也找不到了》的微信文章引发了网友大量关注转载,一名即将毕业的法学博士,在文中深切述说了自己放弃令人艳羡的工作而选择读博之后的痛苦经历,工作难找,家庭不稳,他人的不理解……充满了后悔、无奈、迷茫与痛苦。面对看似很诱人的选项,盲目且轻易草率地做出选择,结果自己无法接受,无法再坚持下去,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局面。   选择职业不容易,如何做出不后悔之选择?主要看自己是否真的认清了自己,如若清楚明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知道自己从事什么职业会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知道自己从事什么职业不会轻易产生倦怠感,那么就跟从你的内心,选择自己的心头所好吧;如若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这里指精神层面上的需求),那么就跟随大众吧,至少这些热门职业经过了挑剔且严苛的大众的考验,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可发展性,但切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选择就要做好坚持的准备,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当初的决定,“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做完选择之后的坚持,靓丽风景总在坚持之后展现。   经常有人会说,特别羡慕那种对自己职业充满兴趣,且能有所成就的人。我想说的是,不用羡慕,请望向你现在正在走的路,踏实前行,人生的精彩就在于做出选择然后坚守。
 2017-10-17   3185
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近日,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加快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作出了部署要求,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着力推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把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新实践转化为制度成果,制定、修订了70余部党内法规,出台了一批标志性、关键性、基础性的法规制度,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站在新的起点上,适应巩固和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更好地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进一步加大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力度。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制度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历史使命、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补齐党建方面的法规制度短板,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高效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有力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坚持从管党治党、治国理政实际出发,坚持制定和实施并重,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践需要和新鲜经验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扎实推进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严格执行党内法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途径。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要坚持以上率下,从各级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做起,以身作则,树立标杆。加强学习教育,加大党内法规宣讲解读力度,将党内法规制度作为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必修课程。强化监督检查,将党内法规制度实施情况作为督促检查、巡视巡察的重要内容,对重要党内法规制度实施情况开展定期督查、专项督查。加大责任追究和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反和破坏党内法规制度的行为,让制度、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2017-10-17   3229
反对思想纵横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领导干部“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习近平同志在《从政杂谈》一文中也曾深刻指出,干部作风有“四忌”,其中之一就是“自以为是”。所谓自以为是,就是总以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是对的,主要表现为思维固化、拒绝学习,孤芳自赏、妄自尊大,不愿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甚至在群众面前盛气凌人。当前,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自以为是的倾向,这已成为制约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作风顽疾,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反对,下决心予以纠正。 自以为是,究其实质,违反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原则,是我们干事创业的根基。实事求是,要求领导干部从“实事”即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而不是从僵化的原则或过去的经验出发;从“实事”中求“是”,而不是自以为是。“实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无论从实践的观点来看,还是从发展的观点来看,自以为是与实事求是都是格格不入的。坚持实事求是,要求领导干部不断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坚持按照客观实际决定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法,努力使思想、行动符合客观实际,决不能自以为是。反对自以为是这种作风上的顽疾,关键是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反对自以为是就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什么一些领导干部会自以为是?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们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因此,反对自以为是的根本在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干部要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机统一起来,在工作中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要把群众最牵肠挂肚的事情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群众路线贯彻得好,领导干部就不可能自以为是。 反对自以为是就要转变思维方式。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自以为是的领导干部主要问题在于采取了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违反了唯物辩证法。反对自以为是,要求领导干部坚持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自己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 反对自以为是就要提升能力素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之所以存在自以为是问题,与其能力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正因为能力素质不高,遇到新问题只会用老办法、老经验,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工作上的路径依赖,拒斥新办法、新经验。反对自以为是,要求领导干部不断提升能力素质。领导干部应加强学习,加快知识更新,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提升能力素质,领导干部还要掌握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在实践中探求工作规律,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化解矛盾问题的能力。 反对自以为是就要改进工作评价。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干得怎么样,归根到底要由群众说了算,而不能自我陶醉、自以为是。在干部工作评价上,应更加注重群众的认可度,看看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使领导干部坚持用实践检验自己的工作、用实效证明自己的工作  
 2017-10-17   3223
12 共18条 2页,到第 确定
Floating Image
加好友沟通

服务热线

166 0372 9066

(0372)6881008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